接着解说汉字,这是这套课程的第56课。今天要解说的六个汉字仍然是《说文解字》中的“艸”部汉字,分别是下面这六个:(今天要解说的六个汉字)1、上艹下賜(GBK字库无此字)。读作sì。《说文解字》释作“艸也,从艸賜声”,没有更多的解释。只给我们讲,这是一种草,此外没有其他的线索,对应的现代植物只能待考。它的小篆写法如图:(lt;上艹下賜gt;的小篆写法)2、欕(大部分字库无法显示,上面一个“艹”,下面一个“中”)。读作zhōng。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“艸也,从艸,中声”。同上一个字一样,这个字也无法确认它对应的现代植物是什么,因此只能待考。它的小篆写法是:(欕的小篆写法)3、萯。读作fù或者bèi。中华书局注音版《说文解字》只注了第一个音,给的解释是:“萯,王萯也。从艸,負声”。这个字给的线索多一些,就是“王萯”。《礼记.月令》里说:“孟夏之月,王瓜生。”郑玄作注说:“今《月令》云:‘王萯生’”一般认为,《说文》里的“王萯”就是现在我们说的王瓜。王瓜,葫芦科,栝楼属,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。王瓜纸质叶片,叶轮廓阔卵形或圆形,叶基深心形,上面深绿色,背面呈现淡绿色,细脉网状;叶柄纵条纹。王瓜花雌雄异株,花萼筒喇叭形,花冠白色,花丝短,雌花单生,子房长圆形,花萼及花冠与雄花相同。果实卵圆形、5-8月之间开花,8-11月结果。它的样子如图:(王瓜)王瓜的果实、子、根可入药,具体药用价值为:清热,生津,消瘀,通乳。另外,《管子.地员》中有“剽土之次曰五沙,其种大萯细萯,白茎青秀以蔓。”王念孙《杂志》说:“尹注曰:‘萯,草名。’引之曰,尹说非也,此篇凡言某种某某者,皆指五谷而言,……萯读为《大雅》‘维秬维秠’之秠。《尔雅》里说:“秬,墨黍;秠,一稃二米。”郭璞给的注解是:“秠亦黑黍,但中米异耳”认定萯就是秠(读作pī)。秠是什么呢?从上面的线索也只能说它是五谷品类中的一种黑黍,一壳里面出两粒米(现代植物里找不到对应物,希望高人补充)。但从这个概念上解,“萯”是可以通“秠”的。萯读作bèi时,通“菩”,音义都出自《集韵.海韵》,郭璞作注说,“萯,今菩字,音倍。”不过,在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中,“菩”与“萯”是不同的,各物各字,指的是不同的事物。“菩”字前面的课程已经学过,不再多说。“萯”的小篆写法如图:(萯的小篆写法)4、芺(艹下是夭,不是天)。读作ǎo。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:“艸也。味苦,江南食以下气。从艸夭聲。”线索相对较多。《尔雅.释草》里有:“鉤,芺”郭璞给的注是“大如拇指,中空,茎头有苔,似蓟,初生可食。《说文》里说的江南“江南食以下气。”《本草纲目.草部.苦芺》一节有:“时珍曰:‘凡物穉曰芺,此物嫩时可食,故以名之。……今浙东人清明节采其嫩苗食之,云一年不生疮疖。’”所以这里的芺,指的就是苦芺,传说清明节的时候吃它的嫩苗,可以一年不生疮疖,这种饮食风俗,至今还有部分地区人们沿袭了下来。所谓的苦芺,就是菊科植物蒙山莴苣,名字也很多,比如钩芺、苦板、苦菜、败酱、败酱草等等,另外它也是一种中草药,药用是它的地上部分,春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、切段备用。它的样子如图:(苦芺)苦芺药用可清热,解毒、活血、排脓,具有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之功效。常用于暑热烦闷,漆疮,丹毒,痈肿,痔疮,外伤出血,跌打伤痛等。芺的小篆写法如图:(芺的小篆写法)5、汁(上面一个艹,下面一个弦)。读作xián。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:“汁,艸也。从艸,弦声。”这个字同样没有详细解说的线索,只能认作一种草,至于是什么草,只能待考。它的小篆写法如图:(汁的小篆写法)6、这是个生僻字,写来不易,我们描述字形为:“艹下田中四木”听上去不易清楚字形,只能上图,它的写法如图:(you)这个字,在不同的字书中,切音并不一致,《集韵》称尤救切,《说文》在籀文囿下有称:“于救切”就是读yòu。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就是“艸也”。没有其他说明,只说是一种草的名字,字义字形只能待考。它的小篆写法如图:(yòu的小篆写法)另外,针对后台朋友对字序的疑问,需要说明一点:关于这套解说课程的字序,因为《说文解字》的版本比较多,比如汲古阁影刊北宋本,孙氏平津馆仿宋小字本,藤花榭仿宋小字本,清同治十二年陈昌治校刊本,淮南书局本,商务印书馆《续古逸丛书》影印本,中华书局影印本等等,这些版本中某些字的排列顺序并不完全相同,系列解说对字序也只能择一种为准。(凤凰出版社版《说文解字注》)我们这套课程依照的字序是凤凰出版社许惟贤整理的《说文解字注》(如上图)中的字序,这个版本的《说文解字注》是以经韵楼初刻本为底本的,字序或与中华书局版本的《说文解字》字序略有差异,好在不影响对字的认解。(之56,部分图片源于网络)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baijiangcao.com/bjcdx/13912.html